从方志专家到文学大家——记南阳作家秦俊
二月河评价秦俊的作品:“通俗而不庸俗,乡土而不泥土;从众而不媚众,入雅而不佞雅。”可谓切中肯綮。
https://oss.gjrwls.com/cmsFiles/2023/4/28/20230428082922-b7f110c7-1975-4ba4-9449-ed4dd9171d66.png

从方志专家到文学大家——记南阳作家秦俊

李灵芝、祁娟      2023-04-28     

河南南阳历史上不仅出圣人、伟人、名人、贤人、智者,还是个出奇才和怪才的地方,咱就仅谈谈南阳作家群的几位扛鼎大师:土生土长的乔典运是南阳西峡人,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作品深邃、力透纸背,被称为“中国当代的契诃夫”;二月河也只上过高中,可他创作的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誉满全球。乔典运、二月河都是大作家,从田埂上走出来的秦俊也是作家,他的名气虽然没有乔典运和二月河大,但若论作品的数量,乔典运和二月河加起来也没有他的多。

仰慕先贤,我慕名拜访了秦俊老师。

踏进那间拥挤的办公室时,只见秦俊老师正佝偻着身子、蜷缩在那张被书籍、资料占去大半的书桌前,用一支油笔在“爬格子”。他不会敲键盘用电脑,更别说其它写作软件了。

尽管秦俊的写作办法老派,但取得的成就却是超前的:迄今他已出版了23部共96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此外,他还参加了《中国政治思想丛书》的编写,合著了《南阳会战——中国对日最后一战》一书,撰写的《习仲勋祖居地南阳》,在《党史博览》发表后,被人民网等上百家报刊杂志和网站转载。他所主编的23万字的《习仲勋与河南》,经中央党史研究室审查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播了他6部作品。

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是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是国家一级作家、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南省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河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儒学文化研究会顾问,曾任河南省地方史志协会副会长、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名誉院长、南阳市历史学会会长、南阳市儒学研究会会长等等。

秦俊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受访者供图)

1987年1月1日秦俊处女作《乱世枭雄——别廷芳演义》(合著)在《南阳日报》上连载,为他赢得了开门红。此后,他一鼓作气,连续出版了小说《混世奇才——庞振坤》《花子帮主》《风流将军——王凌云外传》《浪子拜将记——丁大牙外传》《伤兵东四郎》《奇侠樊锺秀》等一系列作品,其中四部被改编拍摄成电视剧,三部已经公映。

根据《乱世枭雄——别廷芳演义》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别庭芳传奇》。(受访者供图)

他鼓足勇气奋力一跃,跨越了局限,写作题材由南阳历史人物转入帝王,于是360多万字的《大汉王朝》系列(《汉高祖刘邦》《汉武大帝》《光武帝刘秀》《汉宫残阳》),140余万字《春秋五霸》系列(《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320多万字《大宋天子》系列(《大宋天子——赵匡胤》《大宋天子——赵光义》《大宋天子——宋真宗》《大宋天子——宋仁宗》《大宋天子——宋神宗》(含宋英宗)《大宋天子——宋哲宗》《大宋天子——宋徽宗》(含宋钦宗))等后期作品相继问世。迄今他已有23部共逾960多万字的小说出版发行。

《大宋天子》系列。(受访者供图)

他的多部作品被选入“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

二月河评价秦俊的作品:“通俗而不庸俗,乡土而不泥土;从众而不媚众,入雅而不佞雅。”可谓切中肯綮。

作品的成功,使卧居南阳的秦俊在国内文化界声誉日隆,他多次受邀到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文博部门举办学术讲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秦俊在北大讲坛上。(受访者供图)

秦俊和二月河。(受访者供图)

960多万字的作品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掌门是面壁十年修炼而成的,成功的路是一路荆棘走出来的!

秦俊1954年出生在南阳邓州白牛镇秦杨营村。本该茁壮成长的季节却营养不良,到成年也没补回来。他个低,瘦小,头不大,智商高,奇事多,点子稠,自幼善良勤快,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散养的秦俊健康愉快地成长着!

村里人公认:“秦俊这娃能哩很,睡着了也比一些娃儿们醒着时都聪明」,于是,“能娃」就成了他的绰号。1977年恢复高考后,为了参加高考,秦俊悄悄地把名字由秦文相改为秦俊,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并以超出开封师院录取线38分的成绩被该校录取。

他的关注点始终在学习上。

秦俊的课余时间几乎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时间长了,管理员们对秦俊开了绿灯,使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珍贵资料,比如《怪杰别廷芳》《彭禹廷事略》等,对他后来研究宛西自治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在求学时期有幸遇到老师正确指点,对一个青年终生的影响太大了!他的勤奋引起了毛建予教授的注意。毛教授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在南阳内乡教学,亲历宛西自治。当他知道勤奋的秦俊是南阳人时,下课后叫秦俊到办公室:“来,咱两个拍会话。你毕业之后啥都别干,就写地方志,你可别小看地方志,它是一方之全史,还可补正史之不足。古人说,郡县治,天下安。再说地方志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容易出成果」。这些话秦俊牢记在心。

假期回乡,秦俊借一辆破单车,背着干粮,走遍内乡、邓县、镇平、西峡、淅川宛西五县及南阳城,访故人,找实物,寻遗址。一位宛西自治的亲历者重病缠身,生活在艰苦的农村,秦俊就亲自服侍他,在病人家住了几天几夜,与老人交心畅谈,使老人解除了戒心。就这样,秦俊搜集到一些行将被湮没于民间的第一手史料。

1982年7月,秦俊捧着历史学毕业证书回到南阳,被分到南阳教育学院。10月,他又被调整到行署地方志办公室工作。

1984年11月秦俊被任命为南阳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开始步入政坛。他铭记老师的教诲:郡县治,天下安。地方史志兼具资治、存史、教化之功能,地方史是一个地方的基因密码 ,蕴含一方水土,一地风俗,代代相传。一个国家的文化能传承下来,一个是历史,一个是地方志,地方志也是历史。这期间,他拒绝了诸多诱惑,一心一意服务家乡。他整理编写了《南阳英烈谱》《南阳名人录》《南阳百科辞典》《南阳名优特产》《南阳旅游大观》《南阳名人》等系列书籍,成了南阳赴外招商、推介旅游的必备书。

秦俊专攻地方志工作。(受访者供图)

在地方志工作干得风生水起时,秦俊却转身走上了艰苦的文学创作之路,确实是无心插柳之举。秦俊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写出学术论文《宛西自治初探》,得到有关专家的赞赏,但因为别廷芳是个有争议的人物,报刊杂志不敢发表这篇文章。苦闷之时,有高人建议:如果以小说的形式写出来,就可以发表了。

这简直是醍醐灌顶,一语惊醒梦中人。于是,秦俊改弦更张,与人合著,写出了他的第一部历史小说《乱世枭雄——别廷芳演义》,在当地引起轰动!

旗开得胜后,秦俊也进入创作高峰期。他以故乡旧事为切入点,创作出了960万字的小说及一系列有关于南阳的地方性书籍,可谓硕果累累。

秦俊在从政路上,从南阳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拾级而上,到退休时在任南阳市人大常务副主任;作品也使他名扬四海,获得了极高地位和荣誉。但带着泥土芳香一路跋涉而来的秦俊,几十年栉风沐雨没有荡去他那浸入骨髓的乡尘,周身还散发着村民特有的醇厚和质朴。

秦俊夫人毕跃明说:“他就从不闲着,出差回来,放下包就去看书或写作,勤奋得很。当初就是爱上他这个人上进,勤奋,他自己都说若凭长相和家庭条件,恐怕到现在连对象都找不到。”当年不顾一切下嫁秦俊的夫人,如今幸福地做着贤内助!

秦俊的幸福之家。

如今,年近古稀的秦俊仍然跋涉在创作的道路上。

编史修志是秦俊钟爱的事业,文学创作是他激情的沃土,服务南阳是他不变的初心。以民间的视角解说历史,在追溯历史中抒写乡情,斐然成章,也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多彩,我们期待“秦氏菜系”更加丰盛!

(来源:大公文汇网 ,作者:李灵芝、祁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