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文历史 2021-04-22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为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精神,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4月20日,由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主办的首届中国乡村人文论坛在人民日报社举办,论坛旨在以传承优秀文化基因、重构乡村发展理想为切入点,提升乡村文化自信,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打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焕鑫发表致辞,以下为致辞原文:
尊敬的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乡村人文论坛”在这个关键节点举办,各行业专家学者和乡村建设的优秀管理者、实践者汇聚于此,围绕乡村振兴大战略下人文乡村建设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进行交流和探讨,恰逢其时、影响深远。长期以来,《人民日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宣传报道,准确传递中央权威声音、及时解读重大政策,见证和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进程,积极营造了全党全国全社会关心关爱“三农”事业的良好氛围。在此,我代表农业农村部对一直关心支持“三农”事业发展的人民日报社和各位领导、专家和各界朋友表示诚挚感谢。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五大振兴”之一,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良好的人文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新时期乡村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乡村文化振兴,内涵丰富、涉及面广。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一是加强思想宣传,巩固农村文化阵地。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大学习活动,指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努力学懂弄通、学以致用。在乡村组织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宣讲、图书阅读示范等活动,深入农村社区、田间地头、涉农院校,用农民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传递到农村千家万户,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二是注重文化传承,促进农耕文化弘扬发展。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认定和保护传承工作,分5批认定了11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挖掘展示农耕智慧、传承发展农耕文化。连续3年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全国各地乡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丰富节庆内容形式,联合教育部门组织大中小学开展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三是推动移风易俗,引导树立文明乡风。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会同11家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对遏制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进行了系统部署和安排。组织“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活动,以各地独具特色的曲艺形式为载体,旗帜鲜明倡导婚事新办、文明祭扫、敬老孝亲、邻里和睦、节约粮食等文明新风尚。公开推介21个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各地学有榜样、做有目标、赶有方向。四是丰富文化载体,组织开展系列活动。连续两年联合中央宣传部组织开展“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近5亿人次参与线上农民阅读活动,推动培养农民阅读习惯、提高农民阅读能力,提升农民素质。组织开展全国农民书法、摄影、诗歌、楹联作品征集展示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乡村文化振兴,人文建设不可或缺。在乡村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我们一直注重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抓准农民需求、突出乡土味道,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我们一直注重与各方专家学者沟通协作,凝聚各方智慧、汇聚各方力量,推动形成各尽其能、各负其责、携手共进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深入做好乡村文化的各项工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精神引擎。一是不断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加强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宣传教育,开展好农村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增进广大农民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二是加大力度传承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发掘认定和转化创新。推动传统村落民居、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农村文物、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古树名木保护等。继承发扬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振兴传统民俗节庆。以“庆丰收感党恩”为主题,办好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三是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移风易俗工作责任落实机制。遴选推介第二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加强舆论引导,旗帜鲜明反对各种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四是组织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按照保持乡土特色、符合农村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要求,继续办好乡村阅读季等群众文化活动,打造一批特色活动品牌,积极培育扎根农村的乡土文化能人,健全支持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引导农民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唱大戏,激发农村文化的内生活力。
乡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关注,更离不开在座各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希望以这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凝聚共识,持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乡村振兴激发内生动力。
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取得丰硕成果,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